俄罗斯科技概况
近年来,科学技术在俄罗斯复兴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地提到重要的位置。随着俄罗斯政府对经济改革方针进行调整,特别是对西方将给予俄罗斯大量经济援助的幻想彻底破灭,迫使俄政府更多地转向作为未来经济增长基础的国内现有工业、技术和科学潜力。虽然由于苏联解体后多年的政局不稳和经济衰退,使俄整体科研实力不可避免地遭受严重挫折,但凭借苏联时期蓄积的雄厚科技实力和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保存科技潜力的政策措施,俄基本保留了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仍居世界前列的科研开发队伍,并在众多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根据2000年统计数据,俄罗斯共有科研机构4,089家,其中研究院所2,603家,占63.6%;设计局360个,占8.8%;勘探设计研究院97个,占2.4%;试验工厂30家,占0.7%;高校387所,占9.5%;科研生产企业289家,占7.7%;其他科研机构323家,占7.9%。共有研究开发人员87.2万名,其中在政府科研单位就业的占29%,在企业界65%,在高校4%。拥有这样规模的科研队伍的国家,在世界上仍屈指可数。而且在这85.5万名科研与开发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59.2%,受过中等教育的16.2%,其他占24.2%,科研人员的素质在世界各国也属上乘。从研究领域看,1998年共有41.7万名研究人员(其中有2.1万名博士和8.5万名副博士)从事自然科学研究,占总人数的24%,从事工程技术研究的占63.6%,从事医学研究的占3.8%,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占3.3%,从事社会科学的占3.3%,从事人文科学的占1.9%。近年来,随着俄经济形势的好转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俄罗斯的科技队伍已开始出现稳定,人才流失速度也有所减缓。而且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不同,俄科技界流失人员的绝大多数是转入国内收入较高的商业部门和私有化企业中,到国外谋职定居者只是小部分。据俄科学统计与研究中心估计数字,近年俄罗斯科技界移民到国外的人数分别为:1990年2,100人,1993年2,300人,1995年为2,200人,1997年1,200人,1998年1,100人,1999年1,400人。
据统计,俄用于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分别为:1993年13.2亿卢布,1995年121.5亿卢布,1997年244.5亿卢布,1998年250.8亿卢布,1999年480.5亿卢布。占俄国内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992年0.74%,1994年0.84%,1996年0.9%,1998年0.93%,1999年为1.06%。俄联邦预算对基础研究与科技进步的拨款分别为:1993年7亿卢布,1995年44亿卢布,1997年88亿卢布,1998年62亿卢布,1999年116亿卢布。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为:1993年0.41%,1995年0.29%,1997年0.35%,1998年0.23%,1999年0.29%。从资金来源看,以1998年俄罗斯用于研究与开发的内部开支主要构成为:预算拨款52.2%,企业投资17.3%,科研单位自有资金13.7%,外资10.3%,预算外基金5.5%,个体投资0.9%,高校0.1%。
在科技发展体制上,无论是苏联还是当今俄罗斯,其科技发展的激励机制并不先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其长处在于能集中国家力量发展最具前景的关键科技领域,并能较快居于这些领域的世界前列。俄基础研究、军工和宇航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便是这种体制长处的体现。虽然当前俄科技体制也在向市场经济方向转轨,但政府对重大科研活动的支持系统仍得到维持。尽管俄罗斯经济不景气,但对于那些代表国家高科技水平的世界尖端科研项目舍得投入。仅以1999年为例,于10月成立的俄罗斯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设计和安装了2台大型同步加速器,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同步加速器辐射中心之一;在俄罗斯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投入10亿美元建造了将成为21世纪初世界最大的质子加速器,该加速器的环型轨道就达21公里;1999年11月俄罗斯超级计算机中心成立,这台由俄科院“量子”研究所研制的超级计算机,其运算速度达到了2,300亿次/秒。
在基础研究方面,俄从苏联继承了“世界第一流的科学”,与其媲美的“只有美国科学”。由于投入不足,目前俄基础研究水平已落后于美国,但仍位居世界最先进国家之列。近几年来,尽管困难重重,俄罗斯仍基本保持了其整体科技的完整性,而且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数十项世界级科研成果。在十分困难的物质条件下,俄科学院仍完成了约5,000个研究课题。
近年来,在基础研究的所有方面,几乎都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包括那些不进行多年耗资庞大的观察就不可能取得成就的研究。如:俄罗斯科学院在微电子和毫微电子、电光绘图新工艺、高温超导、化学、天体物理、超级计算机、分子生物学、气象等领域所取得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核激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俄科学家先后在实验室合成元素周期表上第114号和166号超重元素等。这些都表明俄罗斯在面向21世纪的科技角逐中,仍是实力较强的一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不遗余力地捞取俄罗斯的科技人才和成果的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证明这点。
在高技术研究方面,由于过去的积累和各方面的努力,俄罗斯在很多领域仍然保持着先进地位有许多原创性技术。据俄工业科技部调查,在当今世界决定发达国家实力的50项重大技术中,俄罗斯在其中12~17项技术领域可以与西方发达国家一争高低,如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在当今世界决定发达国家实力的100项突破性技术(电子离子技术、生物工程、等离子体技术、原子能、复合疫苗、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等)中,俄罗斯在其中17—20项居世界领先水平,另有25项经过5-7年的努力,可以达到世界水平。
由于俄罗斯科技潜力大部分集中在国防系统,在军工和宇航技术领域,无论在宇宙研究和开发方面,还是在各类尖端武器的研制方面,俄罗斯仍保持了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能力。近年来,俄导弹、战机等武器家族中就新秀辈出。此外,尽管经济困难,俄罗斯仍积极参与了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先后将“曙光”号功能货舱和“星辰”号服务舱送入太空,并通过参加国际空间站合作,分享尖端科研成果。截止到目前,俄罗斯(包括在前苏联时期)共发射了3,000多颗卫星,拥有“联盟”、“宇宙”、“闪电”、“质子”、“轰鸣”、“第聂伯”和“起飞”号等多种运载火箭,完成了浮游式海上发射平台重要部分的建造,试制成功了可回收式火箭助推器,新建了普列谢茨克和斯沃博德内航天发射场,并正在开发宇航核动力装置。俄还有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实施开采月球核燃料氦-3和深入探测火星的计划。目前,俄罗斯的核能发电量已约占俄全国总发电量的12.4%。俄现有9座核电站,29个反应堆机组,总功率为21,242兆瓦。俄专家还设计出了移动式核电站,开发出了可以把核裂变能量变成激光的超大功率激光装置。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俄罗斯医学家开发出治疗艾滋病的新药物“福斯法济特”以及已通过动物实验的防癌疫苗和用过氧化氟乳状溶液制成的人造血浆;培育出的转基因羊所产的奶中含有制药的重要原料—天然凝乳酶;利用基因疗法治疗血友病和关节炎也获得了初步成功。从俄罗斯与国外的合作中可以看到,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国外最感兴趣的是俄罗斯基础研究领域和军工综合体的研究与设计和制造成果,尤其是在俄具有传统优势的航天航空、火箭技术和制造工艺。此外,西方还对俄军工综合体中先进的军民两用技术非常注意,如:图像处理、程序保证、航空摄影、材料(合金、耐热材料、装甲防弹钢板)、动力装置、焊接、超导技术、振荡装置、航空和流体动力管道试验等,而俄罗斯与合作伙伴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包括公共卫生和医疗、新材料、电信、信息系统、新能源、生物技术、农业和食品生产等。国际社会的经费支持主要集中在俄传统重点研究领域:物理、人文学、地学、生命科学、天体物理,以及应用科学实验设计和工艺领域。
此外,经过10年市场经济的磨练,不少俄罗斯的民用技术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煤浆的管道运输”、“生命保障系统”,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一般人脑海里的概念是俄罗斯处于落后状态。1992年,欧美专家就曾得出结论,俄罗斯在数字技术方面比西方落后整整十年,俄罗斯在计算机工艺、软件和应用方面恐怕永远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然而,正是在国内经济处于低迷萧条的最近几年,俄罗斯的计算机技术出现了飞速发展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凭借其雄厚的数学理论研究实力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俄罗斯在计算机开发与应用领域的水平已不再是从前的概念,在高速芯片和巨型机的自主研制与开发,以及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已得到整体提高。
正是由于认识到发展科技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尽管困难重重,俄政府仍然竭尽全力协调各种力量,有重点地实施各项科技发展战略。为了保持俄科技大国地位和在国际科技合作中的发言权,俄政府从1995年起瞄准前沿科学,在全国成立了56个国家科学中心;并自1998年起,对国内的科研机构进行资格认证,只有获得资格证书的机构才能享有国家优惠政策,国家将针对具体的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拨款。以25个联邦级技术创新中心为主体的俄国家发明创新体系正在建立,奥布宁斯克等科学城也在着手将所在地区的科研机构联成一体。同时,俄罗斯还确定,在21世纪,将航天、军工技术、能源、高科技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普京总统于2001年11月8日签署总统令,宣告“俄联邦总统科学与高技术委员会”即日起正式成立。普京总统任该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直属于联邦总统的科技政策咨询机构,它应保证俄联邦总统了解国家科技政策领域中的一般情况,应保证总统与科研机构、科学活动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它的活动受联邦宪法和法律、总统有关命令及该委员会章程的保护和约束。该委员会的任务是:为总统准备国外科学与高技术发展状况方面的信息资料;向总统提交关于确定科技优先发展方向及落实措施等方面的建议;受总统委托,对与国家科技政策有关的联邦法律法规草案进行鉴定,并提出相应建议;向总统提交关于俄科研机构与国外科研机构在高科技领域开展合作的协调性建议;向总统提交科学工作者社会保护的建议。
该委员会有权向联邦中央和地方行政机关、科学及其它组织、个人查询所需的必要材料;有权利用俄联邦总统管理局和联邦政府的信息库;有权邀请联邦政府及地方行政机关负责人,甚至科学界等代表出席自己的会议;有权参加一切和制订落实与科技政策相关的会议活动;有权利用国家的设备包括政府的通讯与信息系统;为了完成某些个别工作,可吸收科研机构、乃至科学家参加。
该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学术秘书、秘书及委员组成。委员会还可吸收一些非该委会正式成员的一些科研及其它机构的科学家、专家代表作为准委员,组成分委会及常设或临时的工作组。分委会或工作组领导由委员会正式成员担任。该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学术秘书及分委员会主席、临时工作组组长组成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团协调分委会、临时工作组的工作,要解决他们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该委员会举行会议,每6个月不少于一次,必要时可举行非常会议。